津轻小巾刺绣,来自传统布料和工艺的独特之美

诞生于津轻寒冬的温暖手工

Caption caption

“小巾刺绣”是青森县的传统工艺,也是抵御严寒的一种智慧,下面就为您做一介绍。

诞生于冬季严寒的“刺子绣”文化

位于弘前市的“弘前小巾研究所”以小巾刺绣产业的繁荣及其文化传承为己任,致力于产品的开发、销售等工作。研究所的第三代会长成田贞治先生从1942年就开始研究小巾刺绣,不断传播着小巾刺绣的魅力。


成田先生说:“‘小巾’(kogin)本是一个日本通用语,指的是麻布制作、类似于‘半缠’(hanten,日式短上衣)的一种短款劳作服。津轻人在这种劳作服上刺绣,‘小巾刺绣’因而得名。”

在江户时代,津轻的农民只被允许穿麻布的和服。为增暖抵御冬寒并加固布料,他们开始用粗棉线在蓝染麻布上刺绣,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几何图案,这就是“津轻小巾刺绣”的由来。


日本传统刺绣文化“刺子绣”在日本各地都有发展,尤其是在冬季严寒的东北地区。青森县津轻的“小巾刺绣”与青森县南部的“菱刺绣”和山形县的“庄内刺绣”并列,统称为日本三大刺子绣。


小巾刺绣的方法是按奇数(1、3、5……)数着经线入针,形成一系列纵长的菱形图案。据说这种数线绣法非常罕见,全日本仅有青森的“小巾刺绣”和“菱刺绣”是这样。


小巾刺绣大约有40种名为“modoko”的基本图案,这些图案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变化多端的几何图样。每种基本图案都有自己的称呼,如“mameko”、“hanako”、“neko no managu”(津轻方言,意为“猫眼”)等,据说是为了方便向他人传授刺绣方法而使用的。

弘前小巾研究所积累了大约600种不同的modoko组合图样。在注意不破坏传统图案的前提下,变换组合布和线的颜色,制作各种独一无二的小巾刺绣单品。


小巾刺绣的制作方法

小巾刺绣是使用棉线在麻布上刺绣。在弘前小巾研究所,采用手工织布的方法制作部分和服腰带,并设有一台麻线织布机。目前只有一位工匠能够操作这台织布机,年轻的工匠们正在学习继承这门技术。

制作一般的产品时,先用剪刀从一块麻布上剪下相应的尺寸。普通人剪布常会出现绽线,但如果能顺着经线笔直地剪,绽线就不易发生。这是项技术活儿,没有工匠的手艺是做不到的。

确定在布上绣的图案后,要一行一行地小心入针。每一行的针脚完成后收针时,深蓝色的麻布上就增添了一道白色棉线的图案。过去的保暖短衣就是这样一针一线绣出来的,体现了津轻人克服寒冬的聪明才智,但其制作的艰难也可想而知。


刺绣完成后,布料要经过仔细的熨烫和拉伸,以确保不会有线头堵塞。据说有没有这道工序,成品的美感程度是不一样的。弘前小巾研究所多年来一直使用非常重的熨斗,将布料准确延展到预定的尺寸。

目前,在弘前小巾研究所注册的刺绣工匠约有120人,他们来自各个年龄段,有农民,也有家庭主妇。平时接受委托从事刺绣工作的工匠大概保持在30人左右。他们在规定尺寸的麻布上,按照规定的图案设计进行刺绣,恪守着以modoko为本的小巾刺绣传统。


小巾刺绣的产品不是只在布上刺绣就完成了。施以小巾刺绣的布料还要经过缝纫工序,做成手提包、小布袋和纽扣等各种物件,才作为商品出售。约有10名注册工匠专门从事手工缝纫(部分缝纫工作在青森县外进行),提高小巾刺绣作为商品的价值和质量。


适合作为旅行纪念品的传统工艺“小巾刺绣”

最近,利用传统图案制作的色彩缤纷、造型可爱的小巾刺绣产品越来越多。除了用于日常生活的小物品,如手提包、小布袋和搭配和服的“袱纱”(绸包),还尝试推出与室内装饰及家具合作的新产品。并积极参加海外举办的展会,向外宣传青森“小巾刺绣”这一传统文化。


成田先生说:“我希望以手工的形式完整保留小巾刺绣文化。”他说自己的心愿是通过保护津轻人的生活环境,让他们能够一直从事“小巾刺绣”这门手艺,以此保护祖先传下来的这一文化遗产。


小巾刺绣诞生于津轻的手工劳动。作为一项传统工艺,没有两件是完全相同的。如果您有缘遇到自己钟意的那一件,不妨驻足留步,拿在手上瞧一瞧吧。


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