津輕的小巾刺繡,憑藉傳統的材料和技法呈現出獨一無二的美感

津輕地區嚴寒氣候所孕育的保暖手工藝品

Caption caption

青森縣的傳統工藝品「小巾刺繡」。小巾刺繡體現了人們應對嚴寒氣候的智慧。讓我們來介紹一下小巾刺繡吧。

在寒冬中誕生的刺繡文化

位於弘前市的弘前小巾研究所,一直致力於津輕小巾刺繡的創作和文化傳承,並包辦了商品從開發至銷售的每個階段。成田貞治先生是弘前小巾研究所的第三代會長,自1942年開始一直致力研究小巾刺繡,同時努力宣揚小巾刺繡的魅力。


「小巾」原本是指用麻布製成,並與半纏(江戶時代庶民用作防寒的衣物)相似的短工作服,是一個在全國通用的詞語。成田先生解釋道:「在津輕地區,人們將在這種工作服上加上刺繡的技法稱為『小巾刺繡』。」

在江戶時代,津輕地區的農民只容許穿著由麻布製成的衣服。為了在嚴寒的冬天下保暖,並且令布料更加耐用,人們開始在藍染的麻布上運用粗棉線進行刺繡,逐漸創造出獨特的幾何圖案,這就是「津輕小巾刺繡」的由來。


青森縣津輕的「津輕小巾刺繡」、青森縣南部的「菱刺繡」,以及山形縣的「庄内刺繡」,獲譽為日本三大刺繡工藝。在寒冷的冬天,尤其在東北地區,各地的刺繡發展得相當蓬勃。


小巾刺繡是按照奇數編號(例如1、3、5...)垂直地刺繡出來,以形成一系列垂直的菱形圖案。然而,全日本只有青森的小巾刺繡和菱刺繡法,是根據布料的紋理來完成刺繡的。這是一種非常罕見的手法。


小巾刺繡大約有40種稱為「MODOKO」的基本圖案,將它們組合起來,便可以創造出動態的幾何圖案。每個「MODOKO」都有不同的稱呼,例如「MAMEKO」、「HANAKO」和「貓的MANAGU(在津輕方言中有「貓眼」的意思)」等。據說人們在傳授刺繡技法時,會使用這些稱呼。

弘前小巾研究所收集了約600種由不同「MODOKO」組合所製作的刺繡樣本。在創作小巾刺繡的小物時,工匠會盡力將傳統圖案完整地保留下來,並透過精心選擇布料和線材的顏色組合,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小巾刺繡作品。


以下是製作津輕刺繡的工序

津輕刺繡是一種將木綿線刺繡在麻布上的技法。根據資料,弘前小巾研究所使用手織布料製作部分腰帶,並且擁有能夠將麻線織成布料的織布機。在研究所中,只有一位熟練的工匠能夠操作這種織布機,而年輕的工匠則一直努力學習這種技術。

對於一般的商品,工匠會根據它們各自的尺寸以剪刀來剪裁麻布。一般來說,裁剪布料時,切口容易出現線頭。但是,如果垂直地直接剪裁布料,線頭便不那麼容易產生。這是一種講求工匠技術的剪裁技巧。

當決定了要在布料上刺繡的圖案後,工匠便會仔細地逐段將針刺入布料中。當完成每一排的所有刺繡後,便會將針拉出,並在深藍色布料上增添一排以白色線刺繡的圖案。透過每一針刺繡製作出來的保暖上衣,雖說是津輕地區為了抵禦寒冬而誕生的智慧,但亦可以視為一種難度很高的工藝品。


工匠會仔細地熨燙完成刺繡的布料,並且將布料輕輕拉伸,確保沒有皺褶和扭曲。這個工序可以令最終成品更為美觀。另外,工匠亦會利用在弘前刺繡研究所中使用多年的重型熨斗,將布料牢固地拉伸到所需的尺寸。

目前,弘前刺繡研究所大約有120位作為刺繡工匠的註冊成員。這些註冊成員包括農民、家庭主婦等各年齡層的人士,並通常會委託約30位成員進行小巾刺繡的工作。我們按照特定的圖案設計圖,在指定尺寸的布料上進行刺繡,藉此將以「MODOKO」為基礎的小巾刺繡傳統保留下來。


事實上,並不只是將小巾刺繡刺在布料上,就等於完成一件小巾刺繡商品。將以小巾刺繡完成的布料進一步縫製,便可以製作成各種類型的商品,例如手袋、小包、鈕扣等等。我們有大約10位專門從事縫製工序的成員,以人手方式進行縫製(部分商品可能在外地縫製),以提高產品的價值和品質。


小巾刺繡製品,是作為傳統工藝品和紀念品的理想選擇

最近,市面上越來越多以傳統圖案為基礎,並且色彩繽紛、風格可愛的小巾刺繡商品。除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袋、小包以及在和服中使用的福袋等實用小物外,我們亦嘗試推出與室內裝飾及家具配合的商品。另外,我們亦積極參加海外展覽會等活動,將小巾刺繡這種青森傳統文化推廣到世界各地。


成田先生表示:「我希望透過手工藝,將小巾刺繡的文化傳承下去」。津輕地區的居民希望環境能夠得到保護,令他們能夠在未來繼續從事小巾刺繡這項手工藝,繼而保存這個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。


從津輕手工藝孕育出來的小巾刺繡。由於每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傳統工藝品,因此當您找到喜歡的商品時,不妨拿在手中仔細欣賞。


Back to top